“开学综合征”如何破解?
2025
09/05
来源 I 上海疾控
暑假的欢快节奏还未完全消散,新学期的铃声即将悄然响起。开学后,不少“神兽”们还没从假期的松弛状态中切换过来,经常面临“开学综合征”的困扰,出现焦虑、烦躁、注意力涣散、学习兴趣减退等情况。
省流版
1.假期作息紊乱、饮食变化、情感依赖、社交压力、未完成情节、环境落差和学业压力是导致开学难以收心的七大主要原因。
2.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走神发呆、课堂犯困、回忆干扰、小动作多和学习效果差。
3.提升专注力可从明确学习重点、优化时间管理、加强课堂互动、温习旧知、减少干扰、规律作息、保持情感联结和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八个方面着手。
“回笼不收心”的七大根源
1.生物钟紊乱
假期作息随性散漫,开学后要规律早起,身体的生物钟一时难以适应,导致精神状态不佳。
2.营养供给变化
在家时零食丰富多样、触手可及,而学校里饮食以正餐为主,自主选择较少。
3.情感依恋困扰
假期里与家人、玩伴朝夕相处形成深厚的依恋关系,开学后突然分开让人难以割舍,尤其是留守儿童与父母或远方玩伴分别后,思念之情更会分散注意力。
4.社交适应压力
长时间未与老师同学见面产生了陌生感,加上新学期可能出现新成员,孩子们在适应新老师、寻找新学期玩伴的过程中感到不自在、发愁和分心,曾遭遇校园霸凌或不公平对待的学生这种情况更明显。
5.未完成情节
假期沉迷的剧集、所看的连载小说还未追到结局或最新更新,心里总惦记着剧情发展,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
6.环境对比落差
假期去了繁华大城市或静谧乡村开阔视野后,仍心向往之,对当前的学习状态产生排斥,甚至滋生厌学情绪。
7.学习压力升级
新学期学习任务加重、难度提升,若对自己过于严要求高标准,上课时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从而干扰注意力。
八招提升专注力
1.明确重点,有的放失
了解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安排,清楚有多少门课程,抓重点难点。若有新开设的课程或新老师,要把有限的精力多放在预习和适应新情况上。
2.找准节奏,劳逸结合
分析新学期的课表,明确哪些是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课程,哪些课程可用来适当放松。了解体育课、音乐课、绘画课及自习课的安排时间,个性化规划学习内容,做到劳逸结合。
3.同伴比较,课堂多互动
观察同伴上课是否能专心听讲,努力跟上老师的课堂节奏,多参与课堂讨论或小组活动。一时跟不上也不用着急,保持稳步前进即可。
4.温故知新,培养兴致
如果新课程难度较大难以掌握,可以先总结上一学期的学习要点,温习旧知识会相对轻松,等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致后再钻研新内容。
5.做好断舍离,营造氛围
把家里的电视、游戏机等电子设备收起来,禁止带入学习场所,断绝干扰念想。收拾整理好书桌和学习用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6.规律作息,保持活力
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天至少睡10小时,中学生每天至少睡9小时。三餐规律,均衡营养,坚持锻炼,课间适度休息,让自己每天都能量满满地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7.将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对特别想念的亲人朋友,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联系。好伙伴间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约定下个假期再见面。
8.专业咨询,及时干预
如果经过两周的自我调节,对新学期的适应效果仍不理想,应及时与老师沟通,或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