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青少年肥胖原因及其对策

2024

10/14

 一、 何为“肥胖” 

  储存在体内的脂肪量超过了同龄同学的正常脂肪量,又无任何原发性疾病者成为肥胖症,又称单纯性肥胖。目前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属于单纯性肥胖。          

一般来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成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称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30%,称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50%,称为重度肥胖。 

标准体重(㎏)=身高(㎜)-100(身高155㎝以下者) 

标准体重(㎏)= [身高(㎝)-100]×0.9(身高155㎝以上者)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 

    男性的正常范围为21~25(㎏/㎡),女性则为20~25(㎏/㎡),超过27(㎏/㎡)为肥胖。

 

二、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体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儿童未来体型和父母的体型有较大的关系。父母都肥胖的,青少年将来肥胖的占大多数,父母都瘦的,儿童将来瘦的占大多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与其父母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父母双方均为肥胖者,他们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70%-80%;如果父母双方中有一方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40%-50%;父母都不胖,其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只有10%左右。这种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父母肥胖的子女,更要及早注意科学饮食,增加体育活动等。

2、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也与肥胖症有重要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的消费量大增,对谷物、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较低。能量的摄入量远远超过体内能量的消耗,导致营养过剩。以致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蓄积转化为脂肪。

3、体育锻炼不足 

体育锻炼不足是影响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学生的学业较重,课外作业也多,家长也给这些学生报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而导致没有时间去顾及体育运动.有时候体育运动受天气,场地,器材设施等影响都导致了体育运动量的不足。 

4、精神因素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造成精神紧张,这也是诱发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因自己的形象和学习等因素而引发的失眠、压抑、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时常常会以不断进食等方式填补自己的心理感受,导致进食过量的习惯,进而导致超重、肥胖。

5、环境因素 

随着人类进工业社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去哪都是坐车,即使楼层不是很高,也要坐着电梯。在家里,同学们也是看电视或者上网。很少有人主动的去参与运动。 


三、肥胖的危害 

肥胖作为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在心理上,有时候肥胖儿因肥胖而被同学嘲笑,还有些同学给他们取绰号。长此以往,会给他们造成一种自卑或不健康的心态,会对他们的成长不利。在生理上具体表现在一下的几个方面: 

1、肥胖者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血管等疾病 

由于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组织增多,机体代谢氧耗量增大,从而导致心率输出量增加,心脏的做功量增加,导致心肌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和猝死。 

2、肥胖会影响肺活量的下降 

过多的脂肪还会导致肺活量不足,因为体重增加了,身体需氧量增加及产生二氧化碳也增加,氧气及二氧化碳皆需由肺部来转换的,因此肺部的负担也由此增加了,但是肥胖的胸壁赘肉会影响肺部正常的扩张,就会将导致肺活量的供应不足。 

3、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高血脂病、冠心病、胆囊炎、关节性病症、脂肪肝、内分泌紊乱、痛风等等之类的病症。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

4、行动不便,易遭受外伤害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由于肥胖者行动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等等。 

5、易引起关节部位病变,导致下部关节炎、扁平足等 

青少年肥胖会对关节部位造成持久的伤害。体重增加,关节部位的承受力也就随着增加,会导致的骨结构和软组织发生改变。

 

四、肥胖的预防 

要预防肥胖首先从自我做起,科学的认识肥胖,科学的预防肥胖。让青少年更健康、更健壮的成长。

1、 自我预防 

在对肥胖的认识上,首先要充分认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了解婴幼儿、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老年期各年龄阶段容易发胖的知识及预防方法。在体育锻炼上,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坚持做健美操,体操等,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适当的锻炼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和糖分。运动时心率一般控制在每分110-150次,每次锻炼的时间最好在20分钟以上。饮食适度,一日三餐按时进行,形成习惯,食物的构成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为原则,精细搭配,合理配膳。科学睡眠,睡眠过剩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遵循按时睡眠的原则,将就睡眠的环境、姿势等要素,以提高睡眠的质量。心情要舒畅,烦躁、生气、忧虑等情绪因素可使内分泌系统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和营养循环,造成肥胖。所以良好的情绪能使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运行,对预防肥胖能起到一定作用。 

2、家庭预防 

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家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科学的育子观和健康观,引导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监督孩子饮食等各种生活习惯。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掌握科学的膳食和烹饪技能。经常陪同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


- THE END-